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做买卖」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7-16 16:45:41 热度: 204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1663 字 阅读需要 6 分钟
「商业模式」是现在最时髦的词汇之一,也可能是最流行的「思维陷阱」。很多创业小伙伴喜欢开各种「头脑风暴会」来探讨项目的「商业模式」,而且开了无数的会。

「商业模式」是现在最时髦的词汇之一,也可能是最流行的「思维陷阱」。很多创业小伙伴喜欢开各种「头脑风暴会」来探讨项目的「商业模式」,而且开了无数的会,讨论了各种情况,就是没有一个清晰可执行的结果,这恐怕是创业者已误入歧途了。

很多创业者太过于享受「头脑风暴」的过程,而完全忽视了最重要的事情是赶快赚钱!

很多成功的创业者,根本就没有在「商业模式」的问题上过于折磨自己。最靠谱的商业模式就是做买卖,或者要把商业模式简化为「买卖」二字。

是的,好的项目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买卖。不管是什么平台,高科技、新概念,你就抓住核心的几点:产品是什么?什么人会买?什么人会卖?怎么收钱?听不懂的就不靠谱。

自从有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自从有人玩出了「羊毛出在狗身上,猪埋单」的案例之后,很多创业者趋之若鹜。这种运作模式的项目,需要有极其强大的资金和优势资源做后盾,对普通创业者来说真是可遇不可求。

所以普通创业者根本就不应该考虑这类「大手笔」的项目,而是赶紧将项目收敛到「怎样做买卖赚钱」上面才是硬道理!

乐视公司号称打造视频产业、内容产业和智能终端的「平台 + 内容 + 终端 + 应用」完整生态系统,每一项业务都是要先烧钱圈地,再挖掘现金流客户,问题是人家还能投资 20 亿入股北京国安,你听贾跃亭的故事之前,总得先想想人家的资源整合背景吧?

常识告诉我们: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人会把只赚不赔的项目分给你做,他既然找你合作一定是具备了以下三个前提:

1.他已经做好了一些关于这个项目的准备;

2.在某些关键要素上面他还有所欠缺(比如技术、产品、渠道、人才、资金、社会关系等),需要得到你的帮助,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只有你才能帮助他;

3.这种帮助一定是有偿的(现金/股票)。

凡是听起来不需要你出力就能赚大钱的项目,你就要小心!——比如遍地开花的众筹咖啡馆,绝大部分好咖啡馆根本不需要你的钱就能盈利,要你来众筹的咖啡馆基本上是离开股东众筹之后很难维持生存的。

因此评估一个项目的商业模式可行性非常简单,无非就是用「买卖」思维搞清楚三个问题:

1.对方能做什么?

2.需要你做什么?

3.钱怎么赚?怎么分?

从另一方面来说,没有做过买卖的团队称不上好团队。因为评估团队成员的价值观不能靠表决心,而要看他们在「买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只有用「钱」洗礼过的团队才是真正有战斗力的团队。

有很多团队(尤其是技术型的)平常总是不屑于做买卖,总是认为「把产品做好就行了」,而出去跟别人谈买卖、跑市场、处处求人是「低人一等」。等到他们跟投资人谈企业估值、投融资方案和签订协议的时候,才突然傻了眼:一群完全不懂商务谈判的人上了谈判桌,要么漫天要价,要么任人宰割,完全进退失据。因此,只有养成做「买卖」的习惯,然后才能在谈企业级的合作时有足够的筹码和手段。

此外,如果创业团队在日常经营中真的赚到了钱,那么这个钱该怎么分?多少用于公司日常运营?多少用于研发?多少用于销售提成?这些也是考验企业治理水平和价值观的地方。

案例:华为公司明确要求每年的研发投入不低于上年销售总收入的 10%,而且无论市场如何变化都一直坚持这个「铁律」(国内科技公司一般的比例是 3%~5%,国际公司也很少超过 8%)。2014 年,华为以 3442 件的申请数超过了美国的高通公司、日本的松下公司等传统专利大户,成为当年全球申请专利最多的公司。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和专利申请上的努力,已经能够和西方科技巨头在关键技术上「掰手腕」,也同时为本公司建立了一个越来越厚实的「防火墙」。华为公司全员上下十几万员工都非常认可企业这种在研发和专利上持续不断的巨大投入,形成了非常统一的价值观,所以企业战斗力相当强悍。

秋叶老师的创业团队采取业绩打赏制度,小伙伴一旦做出超出常规的业绩,马上依据贡献在团队内部打赏现金红包。红包金额从 100 元到 10000 元不等。马上打赏红包的机制会更加激发创业团队初始成员的积极性,这种模式在大公司很难实行,这也是创业团队比大公司更灵活的原因之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