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创新思维与训练,批判性思维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9-06 16:16:11 热度: 454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3726 字 阅读需要 13 分钟
一、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批判」(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指对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否定,也表示评论、评断、批示判断。
一、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批判」(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指对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否定,也表示评论、评断、批示判断。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所倡导的一种探究性质疑,即「苏格拉底方法」。它是指通过质疑通常的信念和观点,辨析它们当中哪些缺乏证据或理论基础,强调思维的清晰性和一致性。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源于杜威的「反省性思维」,即「能动、持续和细致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他的理由及其进一步指向的结论」。

目前,对批判性思维存在三大误解。有的人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否定性的,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而,一个批判性思维者不仅仅是怀疑。质疑、批判是为了寻求证据和寻找理论基础,为我们的认知做理性分析。因此,批判性思维是建设性的。它使人们意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中的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多样性。有的人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有害的、是应该避免的。可是,批判性思维是在个人自治的基础上产生的。自治较少受他人的指示和影响。还有一个误解是,批判性思维并不鼓励创造性。其实两者是互相包含的。批判性思维通常依据如下标准来分析和评价一个论证的好坏:准确性、相关性、充足性、逻辑性、公正性等。一个好的论证是经过正反多方面思考、比较、分析、综合之后的结果,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果。而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常见表现形式。所以批判性思维中包含着创新思维。

批判性思维包括思维过程中发现、分析和判断的过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批判性思维是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客观事实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过程,他不会被感性的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影响。批判性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二、批判性思维的特征

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如图 4-12 所示。

图 4-12 批判性思维的特征

(一)创新性

批判性思维是对原有事物的怀疑、否定和批判。这种思维方式对自己、对他人、对信念、对理论甚至对权威提出质疑、否定和批判,进而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这是一种创新。

(二)独立性

批判性思维能够排除外界的影响和干扰,不唯书,不畏上,独立地思考问题和看待事物,自主地做出理性的决策。独立性是批判性思维的根本特征。

(三)主动性

批判性思维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思考。保持好奇心,保持对事物和理论的质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放弃,这样才会激发创造性思维,这也是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特征。

(四)全面评价性

批判性思维不是片面的挑剔,不是对事物采取中庸的态度,更不是偏执的想法,它是对所研究的事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和连续性的分析和研究。

(五)科学性

批判性思维绝不是简单的否定。批判性思维是开放的、宽容的、尊重他人的、理性的高级思维,是在掌握充分证据前提下对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研究和总结。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三、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模式

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时,会经历这样的步骤,包括确定问题或疑问、收集证据、提出理论或解释、分析与假设等。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步骤(见图 4-13)。

图 4-13 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模式

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有相同的地方。两者都是对思维过程进行评估,都要具备基本的知识和实践,但是两者又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表 4-3 所示。

表 4-3 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创新思维更加强调灵活性、原创性、联想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批判性思维是在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思维方式。它包含的技能有对比、分类、排序、类比、演绎归纳推理、评判等。它对个体的思想开放性以及认知的成熟度要求比较高。

(二)联系

(1)批判性思维过程中包含创新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判断论证。论证的基本要素是根据、推理和结论。批判性思维通常依据如下标准来评价一个论证的好坏:清晰性、准确性、精确性、相关性、重要性、充足性、深度、广度、逻辑、公正性等。一个好的论证是经过正反多方面思考、比较、分析、归纳之后的结果,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果。而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常见表现形式。所以批判性思维的过程是包含创新思维的。

(2)创新思维过程中包含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过程包含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酝酿阶段和验证阶段。

准备阶段需要批判性思维。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搜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材料,进而对这些信息材料进行整理和加工。这个阶段需要可靠的观察、分析并根据题目进行分类,这都需要批判性思维。

酝酿阶段的任务是在第一阶段搜集材料、加工整理的基础上,对问题作试探性解决,提出各种方案。这个阶段需要找出相关的信息,进而展开推论,证实后,再进行方案的认定,这也是批判性思维的过程。

验证阶段需要批判性思维。验证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第二阶段得到的初具轮廓的新方案、方法等进行检验和证明。这时,要运用批判性思维中的逻辑方法,检验新方案或新方法的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具有可行性,要不断地反思批判和论证。

其实,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是相互促进的甚至是相互包含的,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有人错误地认为,批判性思维只在于批判,在于「破」,会阻碍创新。其实不是这样的,批判性思维在「破」的同时也注重「立」,它重点在于通过批判、反思寻找好的、正确的、先进的观点和方案。所以,创新思维的实施过程中体现了批判性思维的精神。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活动中探索质询、走向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步骤。只是这两者是各有侧重的,批判性思维更强调观点或论证的一致性、合理性、清晰性等,创新思维则更强调观点或论证的新颖性、灵活性和流畅性。

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示意图如图 4-14 所示。

图 4-14 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示意图

★ 案例 4-9

创业的浪潮在中国大地迅猛兴起,很多大学生对创业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大学生张晓鹏(某理工大学机械设计专业)、贺丹丹(某大学哲学专业)、张方伟(某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时选择了自主创业。他们筹集了资金,在较为偏僻的地方办起了机械加工行业,先是依托老师的专利技术进行科技成果生产和经营。起步还算顺利,依靠老师和亲友的介绍,做了一些业务。但由于缺乏资金、经验,对市场不熟悉,经营一年多后被迫破产了。破产后他们又找了一个连锁加盟的项目,因为对项目没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没多久又失败了。后来又看到别人做淘宝很火,又开起了网络商店,可也是不温不火,经营状况并不好。他们也经常自问:「创业真的这么难吗?」「为什么别人的网店能做得很好?」后来由于经营不善,合作伙伴之间产生了分歧和争吵,这个团队也解散了。

思考

案例中的大学生为何创业失败?

案例点评:现实中,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很高。主要原因是很多大学生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所以在项目选择、经营方式的确定、合作伙伴选择上往往会犯大量低级错误。这些误区常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容易轻信。大学生创业者往往年轻气盛,选择项目时不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容易被合作方的热情和口头承诺蒙蔽,不做逻辑上的证伪和反思,轻信对方。在招聘员工和选择合作伙伴上,又凭主观认识,不做理性分析,往往导致失败。所以,创业者需要具有批判性思维,同时还要考察市场,要做理性的分析再做决断。

创新和批判思维练习

创新思维训练

第二,造成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还有一个,在现行的考试机制下,大学生严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创业满腔热情,把创业想得太理想化,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

所以,我们在这里重点介绍「批判性思维」这门课,是让大学生在面对项目、面对问题的时候,多做批判性思考,避免犯低级错误。

复习思考

1.创新思维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

2.创新思维的类别有哪些?

3.具有创新思维有何意义?

4.大学生怎样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

5.如何理解大学生要具有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吕丽,流海平,顾永静.创新思维原理·技法·实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2]张志胜.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3]曾国平.创新思维与创造力[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4]张正华,雷晓凌.创新思维·方法和管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

[5]刘卫平.创新思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6]李肖鸣.创业基础慕课学习评价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7]薛永基.创业基础、理念、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8]冯艳.论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的关系[J].燕山大学学报,2012(12): 22-25.

[9]赵民.论创造性思维的特征[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75-77.

[10]刘明.创新思维在平面构成课程中的应用[J].东北师范大学,2011(5).

[11]陈娟.训练发散思维,挖掘深层智能[J].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2009(29).

[12]赵江涛.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2009.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