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什么是社群营销?社群团队如何建立

原创
发布时间: 2022-07-01 14:48:55 热度: 175 作者: 营销达人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4834 字 阅读需要 17 分钟
社群社群营销是随网络社区和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营销模式,它主要基于网络社区和社会化媒体平台发展用户,通过连接、沟通等方式实现用户价值。

社群

社群营销是随网络社区和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营销模式,它主要基于网络社区和社会化媒体平台发展用户,通过连接、沟通等方式实现用户价值。社群营销是一种基于圈子和人脉的营销模式,通过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起来,打造一个共同的兴趣圈,促成最终的消费,其实质是通过口碑传播来汇聚人群,让原有用户成为继续传播者。

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中,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营销的个人或企业比比皆是,而罗辑思维作为社群营销的典型代表之一,为其他社群营销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罗辑思维的主打产品是知识脱口秀,主要内容是由主讲人罗振宇分享个人读书心得,从 2012 年开播至今,罗辑思维长视频知识脱口秀累积播出了两百多集,每集的平均点击量均在 116 万左右。在罗辑思维自媒体视频节目上线 10 个月之际,罗振宇发起了会员招募活动,前后两次招募分别在 5 小时与 24 小时内收入 160 万元和 800 万元。2014 年,罗辑思维在 90 分钟内售出了 8 000 套单价为 499 元的图书礼包。

用户因自身需求而聚集并产生交流互动的愿望,是社群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罗辑思维以视频为基础形成影响力,并通过微信订阅号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知识型社群,向用户推送有价值的内容,设置会员互动专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制作图书、微刊等延伸产品,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这些行为不仅使罗辑思维发展成鲜明的个人品牌,也使社群逐渐发展成知名的知识型社群。

社群营销的

社群以社交文化为基础,拥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一个完整且典型的社群通常有稳定的群体结构、一致的群体意识、一致的成员行为规范和持续的互动关系,同时,社群的成员之间能够保持分工协作,具有一致行动的能力。近几年的社群,大部分都随着微信群的兴起而得到发展,比如罗辑思维、趁早、Better Me 等,但实际上,以前的线下俱乐部、同好会,甚至基于同一地理位置而集结的人群也可称为社群。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除了对产品功能本身的要求外,附着在产品功能之上的口碑、文化、个人魅力、情怀等成为用户更注重的内容。这种软性的产品内涵象征成为用户精神层面的需求,营销策划人员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营销,使用户对企业产生信任,从而吸引一群有共同兴趣、认知、价值观的用户形成社群,进而引发后续的群蜂效应。社群成员通过在一起互动、交流、协作、感染,建立情感上的信任,从而对产品品牌本身产生反哺价值。

社群营销实际上是对社群经济的一种培养和利用,社群经济基于社群而存在,将社群与交易相结合,在产品与粉丝群体之间建立起情感信任,共同作用形成自运转、自循环的经济系统。比如罗辑思维、秋叶 PPT 等社群,是以罗振宇、秋叶为中心形成社群,吸引对社群内容感兴趣的人群,建立情感连接,培养成员的信任,打造出鲜明的个人品牌,再将个人魅力和口碑附着在产品之上,为产品赋予独特的价值。

社群营销主要依靠于社群关系,通过社群成员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让信息和数据以平等互换的方式流通。这就使社群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成为信息的主动传播者,可以进行各种信息的分享与交流,通过互动的方式来创建生态环境更加健康的社群,使社群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以吸引更多具有相同兴趣、价值、主张和爱好的成员,扩大社群规模并最终提高社群营销效果。

社群营销与其他营销方式的不同是,它是一个通过社群成员的信息分享进行自我创造,进而实现社群自我运营的营销方式。社群成员的参与度和创造力是社群正常运转的前提,因此社群要想长久地生存下去,还要进行社群成员的更替,替换掉那些不能为社群产生价值的成员,吸引更多愿意为社群创造价值的成员加入,以保持社群的活力,同时也使社群的组织结构更加完整,保证社群营销效果的最大化。

社群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可以激发社群成员展开创造与组织能力,促进社群产品、服务、功能等的完善,以及社群经济的发展。也可以说,社群营销是通过社群的自生长、自消化、自复制能力来实现运转,并以社群成员的创造机制为链条进行发展并打造营销效果的。

社群活动的

粉丝是社群营销的关键,他们不仅会参与社群发布的一系列商业活动,还会主动向他人转播社群文化和社群产品,树立社群在广大普通用户心中的形象,增强社群的用户覆盖范围,吸引更多普通用户转化为社群的粉丝,增加社群团队的规模,最终增加社群营销的效果。这就要求社群始终保持活力和生命力,能够提供具有价值的内容来吸引用户,其中,策划并开展社群活动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维持社群的途径,它可以加强社群成员的感情联系,培养社群成员的黏性和忠诚度。

社群活动有很多类型,按照活动的策划渠道可以分为线上社群活动和线下社群活动,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线上社群活动

社群分享、社群福利等都是非常常见的线上社群活动,掌握这些线上活动的操作方法有助于增强社群成员的成就感、荣誉感。

(1)社群分享

社群分享是指分享者面向社群成员分享一些知识、心得、体会、感悟等,也可以是针对某个话题的交流讨论。专业的分享通常需要邀请专业的分享者,当然也可以邀请社群中表现杰出的成员进行分享,刺激其他成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一般来说,在进行社群分享时,需要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 确定分享内容 │为了保证分享质量,在社群分享之前,应该对分享内容、分享模式进行确认,特别是对于没有经验的新手分享者而言,这项工作必不可少。

• 提前通知 │在确定分享时间后,应该在社群内提前反复通知分享信息,以保证更多的社群成员能够参与进来。

• 分享暖场 │在分享活动开始前的一段时间里,最好有主持人对分享活动进行暖场,营造一个好的分享氛围,同时对分享内容和分享嘉宾进行适当的介绍,引导成员提前做好倾听准备。

• 分享控制 │为了保证分享活动的秩序,在分享开始之前,应该制定相关的分享规则,约束社群成员的行为,比如分享期间禁止聊天等。在分享过程中,如果出现干扰嘉宾分享、讨论不相关话题等情形,控制人员应该及时处理,维护好分享秩序。

• 分享互动 │在分享过程中,如果嘉宾设计了与成员互动的环节,主持人应该积极进行引导,甚至提前安排活跃气氛的人,避免冷场。

• 提供福利 │为了提升社群成员的积极性,在分享结束后,可以设计一些福利环节,为表现出彩的成员赠送一些福利,吸引社群成员的下一次参与。

• 分享宣传 │在分享期间或分享结束后,可以引导社群成员对分享情况进行宣传,社群运营方也应该总结分享内容,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打造社群的口碑,扩大社群的整体影响力。

(2)社群福利

社群福利是激发社群活跃度的一个有效工具,一般来说,不同的社群通常会制定不同的福利制度,也可以将多种福利制度结合起来使用。

• 物质福利 │物质福利是指对表现优异的成员提供物质奖励,一般为实用物品,或者具有社群个性化特色的代表性物品。

• 现金福利 │现金福利是指对表现优异的成员提供现金奖励,多为奖金的形式。

• 学习福利 │学习福利是指为表现优异的成员提供学习类课程服务,比如可以免费参与培训、免费报读课程等。

• 荣誉福利 │荣誉福利是指对表现优异的成员提供相应的荣誉奖励,比如颁发奖状、证书,或设置特定的头衔、称号等。荣誉福利若设置合理,可以很大限度地提高社群成员的积极性。

• 虚拟福利 │虚拟福利是指对表现优异的成员提供暂时虚拟的奖励,比如积分,当积分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可以领取相应的实质奖励。

专家指导

在活跃社群气氛时,发红包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但红包不能随意发,频繁发红包不仅无法激发成员的积极性,还容易使社群沦为一个红包群。一般来说,在新人入群、活跃气氛、宣布喜讯、发布广告、祝贺节日等情形下,适当发红包可以起到不错的效果。

2.线下社群活动

线下社群活动

在 O2O 时代,线上线下相结合是顺应潮流的营销方式,社群运营也不例外。线上交流虽然限制更少,更轻松自由,但线下交流更有质量,也更容易加深感情,一个社群中的成员,在从线上走到线下的过程中,能建立起成员之间的多维联系,让感情联系不再局限于社交平台和网络,而是进一步连接到生活圈、兴趣圈、朋友圈、人脉圈,联系越多,关系越牢固。

(1)线下活动的类型

对于社群而言,线下活动主要包括核心成员聚会、核心成员和外围成员聚会、核心成员地区性聚会等。在这几种聚会方式中,核心成员和外围成员聚会人数更多,组织难度更大;核心成员地区性聚会则组织方便,很容易取得成功。当然,不管是哪一种聚会形式,在聚会过程中,都可以实时发布一些聚会实况到社群或社交平台,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社群影响力,增加成员对社群的黏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持续激发和保持社群的活跃度,同时可以刺激更多人积极参加线下活动。

(2)线下活动计划的制订

活动计划是指对活动的具体安排,主要内容包括活动策划团队名单、任务分配、宣传方式、报名方式、活动名称、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日期、活动地点、参与人员、参与嘉宾、活动流程、费用、奖品以及后续推广等。为了更好地对活动全程进行控制,通常在撰写活动计划时,还需要制作一个活动全程的进度表,内容包括活动总共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什么时间节点进行什么环节等。

(3)活动内容的策划

社群的线下活动根据规模的大小,会有不同的组织难度,因此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对活动内容进行策划,方便组织者更好地把控活动全局,统筹活动安排等。线下活动的内容策划主要需要明确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与人员等,然后联系相关人员确认活动场地、活动设备以及联系活动嘉宾等。

(4)活动的宣传推广

确定好活动的相关内容后,就可以组织人员对活动进行推广了,如在社群、公众号、微博、豆瓣、论坛、知乎等线上平台进行宣传,制作邀请函、宣传单等在人流量较大的线下场合进行宣传,或邀请媒体进行宣传等。

此外,也可收集活动参与人员关于活动的建议,并将其反馈给策划统筹人员,进一步对活动方案进行优化。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宣传人员还可以对活动进行直播,发布活动照片。

(5)活动的总结复盘

活动完成后,需要对活动的效果进行总结和反馈,生成复盘报告,为下一次的线下活动积累经验。

社群团队的

社群结构与其他组织一样,应该尽量层级精简,权责分明。层级精简意味着信息传达更加直接通畅,效率更高,特别是社群发展初期,社群组织者或核心人物可以直接参与运营,再搭配一个或几个运营助手,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馈等。

当社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如社群成员有了比较明显的分层,出现了比较核心的成员,可以对社群维护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时,可以将这些核心成员有效利用和培养起来。当然,此时,由于社群规模扩大,人员增多,管理人员也应该根据实际需求相应增加,同时为了扩大社群影响力,还可以分别设置不同的管理组负责不同方面的管理事项,比如负责公众号等平台推广的管理组、负责社群管理和活动组织的管理组、负责信息收集和反馈的管理组等。同时,由于管理人员增多,在设置社群群组时,可以将管理组和社群成员分开,社群的一般事宜可以先经由管理组讨论,再向社群扩散。

当社群进一步发展和扩大时,社群的组织结构又需要进行相应的细化。此时随着普通成员和核心成员的增多,可以分别为管理人员、核心成员、普通成员设置不同的群组,社群的一般事宜先经由管理组讨论,征求核心成员的建议,再由核心成员群扩散,优化后再扩散到普通成员群组。这个阶段的管理群组设置通常也应更加完善和详细,比如专门负责社群发展统筹的、专门负责社群宣传推广的、专门负责社群内容策划的、专门负责社群数据分析的、专门负责社群品牌宣传的、专门负责社群活动管理和人员管理的等。

当然,不同的社群类型在运营结构的设计上不尽相同,而建设运营团队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证社群正常、持续地运营,因此运营团队需要根据社群所处的阶段、社群的运营要求、社群的运营情况等进行不断优化和升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营销达人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