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思维:必须拥有断臂的勇气,创意才不会腐烂
原创《断舍离》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系统阐释断舍离理念的图书。其观点如下。
·断,就是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就是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就是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随着图书的畅销,「断舍离」成为了时尚新词,其意思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
这一观念体现在微商成长的过程中,就是要具备「切割思维」。坚持做好本质核心业务,抛弃发展道路上的种种诱惑,切割掉一切阻碍核心业务发展的不良因素。
这一切说起来容易,但要坚持到底却很难。我们行进在转型和变革这条路上,也许能够禁受得住惊吓,却未必能够抵制得了诱惑,以至于我们总是调整过度或过于善变。
用切割思维及时做「减法」
一些企业由于在创业初期资源有限,于是不断地为尚为稚嫩的企业注入各种思维、业务和资源,这在当时似乎是一个别无他法的选择。而一旦企业羽翼丰满,想要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却变得异常困难。
用切割思维及时做「减法」,是我们必须修炼的一课。
例如,一家企业某项业务前景极好,但却妨碍了其核心业务的发展,就应该毫不留情地及时「切割」。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忠告至今依然适用:「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做所有的事,即使有足够的钱,它也永远不会有足够的人才。它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最糟糕的是什么都做,但都只做一点点。这必将一事无成。」
百度企业软件事业部的业绩一直都很突出,营业收入超过上千万元。但即便这样,李彦宏却思考将其抽离出去。
李彦宏的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百度的发展与竞价排名业务的飞速发展相比,已经显露出弊端。软件业务分散了百度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妨碍了百度全身心投入到其核心业务——搜索引擎业务的发展。
在后来百度官方对企业软件事业部解散做法的回应中,李彦宏如此形容:「随着百度公司的发展,企业软件事业部的业务已与公司的核心业务不同。该部门提供的是一种软件服务,与百度搜索引擎商业服务的方向有所背离。」
在百度发展早期,其软件系统帮助很多企业很好地解决了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很多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这项系统,为百度企业软件事业部签下海尔、神州数码、一汽集团等一众知名大企业的合作订单可谓立下汗马功劳。
但李彦宏考虑的是百度在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不能被过多的枝桠分走太多的养分。他不愿面对的是,百度最终发育成一片永远长不高的灌木丛。
在企业业务上做减法,往往要牵涉很多的利益,过程势必困难异常。所以,只要看准了,就必须义无反顾地坚持。
百度后来一路上扬的业绩和发展态势,都刚好证明了李彦宏「切割思维」的正确性,如图 10-12 所示。

图 10-12 切割思维
1.「做减法」并非不能搞多元化
李彦宏衡量一项业务是否需要「做减法」,有两条判断标准:「第一,网页搜索是我们的核心平台,如果一个产品可以使得这个平台更加强大,那么就应该做这个产品;第二,如果依附于搜索平台,可以使得一个产品从中获得帮助,从而大获成功,那么这个产品也要做。」
只有及时「做减法」,才能避免过分多元化影响到核心业务的发展。多元化本质上是用来巩固核心业务,而不是抢夺核心业务资源的。搞多元化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企业已经凭借核心业务,将品牌打造得极其牢靠,否则就是分心,就是舍本逐末。
阿 U 作为一个动漫品牌,业务涉及动画、童装、漫画、游戏、教育、主题乐园,看上去似乎庞杂纷乱,但其所有业务实际上都有一条清晰的主线——阿 U 卡通形象,它是所有旗下业务的价值核心,更是立足市场的根基。阿 U 创始人马舒建认为,阿 U 这个卡通形象是「硬通货」,是自己所有业务的核心。因此,他的商业帝国都在以此为核心来运转。
事实上,不管如何强大的企业,都不可避免要「做减法」。有人会说,马云怎么什么都在做,做电子商务、做物流、做金融,甚至搞足球。有人觉得电商大佬都在搞多元化,可见多元化的重要性,我怎么就不能搞?当然可以搞,但是一定要适度,要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
2.别什么都想要,否则会弄巧成拙
一些曾经名噪一时的大企业,就是因为不懂得及时为企业「做减法」,以至于倾覆沉没,这个广为人知的案例如下。
由于巴黎统筹委员会在 1994 年解散,导致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的禁令失效,诸如康柏、惠普、IBM 等电脑品牌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本土电脑业受到了前所未有地冲击。
鉴于此,史玉柱提出了「二次创业」的目标,即跳出电脑产业,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以寻求发展,解决创业路上的矛盾。史玉柱亲自挂帅,成立了「三大战役」总指挥部,下设「八大方面军」和 30 多家独立分公司。其中,进军生物工程是其产业多元化中重要的一环,对当时的巨人集团而言,生物工程是完全陌生的领域。在开拓市场过程中,由于巨人集团不了解该领域的用户特性,导致越陷越深。
即便后来巨人集团在保健品方面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已经严重亏损,加上巨人大厦的拖累,保健品这项核心业务被过分「放血」,盛极而衰。
再后来,巨人大厦的停建也标志着巨人集团的多元化以失败告终。
脱离核心业务去搞企业多元化经营的结果,最终往往是弄巧成拙,将核心业务固有的竞争优势化为乌有。
在互联网时代,并非要求所有人都像那些企业大佬一样,一生只做一件事。但必须先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待核心业务「长大成人」时,不妨再去考虑多元化发展。
腾哥作战指南
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得斯·沃特曼在其著作《追求卓越》中指出:那些凡是同时向多种业务扩张同时又在吃老本行的企业,总是对「多元化」开绿灯,绩效总是最好,发展却是最不持久的一个。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斯宇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656
阅读推荐
更多...- 销售员的诚信比成交更重要 2023-03-04
- 案例讨论「即食泡菜」项目创业计划书 2024-02-12
- 销售菜鸟入行须知?实现业绩的突破 2023-04-14
- 终极众筹:颠覆千年的融资方式,打碎梦想的枷锁 2022-07-16
- (互联网+思维)组织变革:组织结构、考核方式、激励措施 2022-07-27
- 微信商业化元年 2023-07-14
- 诚信至上,千万别给客户开空头支票--销售的关键在哪里? 2023-04-01
- 案例讨论李响:瑞杰珑云夹让近视者「看清」光明世界 2024-02-12
- 鼓励粉丝提供与产品相关的内容 2023-07-13
- 销售绝招:嘴上功夫——销售要炼金口才 2023-03-13
- 大学生微商创业的可行性研究 2023-07-14
- 为什么销售是「利害 」关系的延伸?--实现业绩的突破 2023-05-19
- 微商赢天下:年微商将呈现怎样的生态和趋势 2023-07-13
- 认识微信公众平台 2023-07-16
- 顾客说「需要得到总公司同意」时要学会追击——销售技巧 2023-03-04
- 「微商经验」忠诚度提升计划 2023-09-09
- 创业机会与风险,创业项目选择 2023-08-23
- 摸读者口味:每日对「所有图文」进行跟踪分析 202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