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提高财商:掌握稀缺性,迈出赚钱第一步

原创
发布时间: 2022-07-23 20:49:45 热度: 222 作者: 创业分享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2585 字 阅读需要 9 分钟
大家对赚钱有很多误区,有的认为需要高智商,有的认为需要家庭背景,还有的人认为必须得是官二代。我认为其实这些在赚钱过程中,这都不是必要条件。拿马云来说。

大家对赚钱有很多误区,有的认为需要高智商,有的认为需要家庭背景,还有的人认为必须得是官二代。我认为其实这些在赚钱过程中,这都不是必要条件。

拿马云来说,当年考杭州师范是补录才考上的,而且复习了好几年。但是马云的情商很高。因为当年他去融资找了日本最有钱的人,大家应该知道软银的老板,一到杭州就被马云带到西湖船上去了,不想听他讲都不行了。游玩西湖同时他把商业计划书也说完了,所以软银的老板就投资给他了。

这件证明了什么呢?情商比智商还重要。

但有的人认为不是 985、211 的智商不行,创业一定会失败。其实我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学校的智商是一个闭卷考试,确实智商高的人在考试上是有优势的,但真正经商的时候实际是开卷考试,你得知道谁在某些领域厉害,或者在某些资源在哪,能与这些资源连接上,让别人更喜欢让你,这样就变成一个开卷考试,游戏规则就变了。

所以很多人说,我当年是一个天之骄子,上学的时候一直很优秀,为什么进入社会了就不优秀了呢?其实他还是他,只是游戏规则变了,他不知道。

所以我们今天对财富的探讨其实也是一样的。在积累财富赚钱的过程当中,其实有很多规则大家不了解,并不是智商高或是富二代就能挣到钱,有时候子承父业压力更大。

就拿王思聪来说,父亲给了 5 个亿去搞投资,结果赔了 20 个亿。王思聪其实也是很努力很聪明的,但有的时候赚钱太着急了不行。「财不进急门」这是咱们老百姓早就知道的一个道理。所以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普通人在财富的认知上,还没有达到一个高度。

希望从我个人的故事能对大家有启发。

我在八几年的时候上初二,这时候是我第一次的经商经历,当时是迫不得已的。我姥姥姥爷在我们家生活,他们是农村来的,特别喜欢种地,城里面没什么地可种,就开始种园子,开始种几分地,后期变成种了几亩地。

园子里面蔬菜太多了,送亲戚朋友都送不完,所以就需要我们去卖。卖的过程中当时压力很大,主要是因为那个时代做买卖在东北来说,是一个很丢人的事。我们想,既然要丢人,就得要丢的离家远一点,不能丢在家门口。

这个事儿由我和我哥来完成。我俩都是上初中的孩子,父母们平时在单位上班没时间干这个事儿,我俩把菜拉到菜市场,却发现我们家的菜很难卖,为什么呢?

我们种的菜不是在有地膜的大棚中生产的,生产时间比别人上市都要晚。人家已经都已经吃够了,不愿再吃这种菜了,我们的菜才进入市场,所以很难卖,当时没有考虑到市场需求。

当时为了挣钱,我们在想这个菜怎么能卖得好呢?

我经过几天研究发现小的菜市场它有个规律。我在的菜市场地方人相对比较少,人少的情况下,菜市场的摊位也少,菜市场摊位少的时候,有很多菜就不齐那,大家都会寻找那些需要的菜,这时候就有了自己定价的权利。如果一个菜好几家都卖,一家很难独立定价,因为比人卖的高,你就没有竞争力了。

但这时候如果这个菜只有你一家卖,你就可以单独定价了,所以这时候我发现这个规律之后,我就开始进别人家的菜卖,把我家的菜专门给当地的工地,工地不给钱,但是会给我们豆油。当时的八几年豆油是很稀缺的,所以我们家的菜就做了易货。

而我们想在菜市场挣钱,我觉得要从批发市场进菜卖。别人一般都是五六点钟起大早去进货。我是到菜市场去看,今天谁没上什么菜,我再去。

我中午才把菜进回来,这时候我卖一中午,菜就卖光了。好多人卖菜从早晨中午到晚上还不一定卖得完,而我一中午就卖掉了。

那时候我还很小,就有了一个挣钱的感觉。一个假期能挣 600 块钱,暑假卖冬天就不卖了,所以我觉得赚钱离我们不远。

通过这个故事其实有一个规律可以总结,就是物以稀为贵。什么东西稀缺的时候,它的定价也好,销量也好,都是有保障的。

而今天大家说朱老师你讲这个故事对我有什么启发吗?今天还有没有什么有稀缺性吗?菜市场现在这么卖还行不行了?

第一,我告诉大家菜市场如果现在还有我这种卖法大多数是不行的,因为很多菜市场规模都比较大,菜的品类也比较全,很少有稀缺了。

但是还有一种机会的,菜市场如果卖菜的话,你可以搞所谓的会员制。超市有会员制,在菜市场也有会员制?是有的。

因为菜市场一般离住宅的很近,也就几百米范围内的人们才会来你这个菜市场买菜。所以这个过程当中人是很容易认出来的,你点个头和他礼貌打个招呼,就相当于确认他是你的会员了。

在买菜的时候零头你每次都不要,客户就认为你相当于给了一个会员价,你每次都这么做的话,他有几家可以选择的时候,一定就选择长期在你这里买菜了,因为到别的地方他不好意思了,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心理的负担。

第二种方式,你进菜只进一个品种,单一品种的量会很大,一车同样的菜堆成小山的就像一个广告。其次,大家看到这么大堆菜第一想法是你进货一定便宜,大家会觉得你卖的菜也会比较便宜。

所以,第一种大家可能会去到所谓搞会员制的模式的,第二种可能会找对堆头大的,只有第三种,你挣的只是菜市场的平均利润,对不同的顾客,你给的价钱也都是一样。这时候菜市场如果都挣钱,你就能赚钱,如果都不挣钱,你也就不挣钱了。所以今天对我们经商来说,这种稀缺性你可能不一定能碰得到,但有可能制造出来。

比如说小米手机刚上市的时候,推 999 红米手机,当时实际它的产能是可以的,但是小米的为了控制互联网的稀缺性,在网上不断去制造一些舆论,那舆论怎么制造呢?什么东西越少,这个事儿越好干。所以小米手机当年在制造红米的时候一直要制造稀缺,每一次迭代都需要预定,而且是限量的。

所以今天稀缺性在很多领域仍然存在。

另外刚才我提到了菜市场的另外两种商业模式,这其实是什么样的理论?消费者买的不是便宜,都是要买占便宜的感觉。

在很多领域来说,比如商品促销,你买一件 1000 块钱服装,你如果只给一个 5 块钱的东西作为促品,比如送一双袜子,大家就感觉这个太不划算了。1000 块钱东西只给 5 块钱,这才相当于便宜了千分之 5。

但换个思维,你再加一块钱可以买一个 5 块钱东西,大家觉得这就占便宜了,5 块钱的东西卖一块钱,我有这样一个资格,一下子占了 4 块钱便宜,这占了便宜的幅度很大。

你是商家付出的东西是一样的,但是占便宜的感觉更强烈了。原来 1000 块钱才给 5 块钱,现在花一块钱,有得到 5 块钱东西的资格,这个感觉就不一样。

所以说我们今天研究商业,本质上还是人性的一个游戏,对人性了解更多生意就好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创业分享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