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功臣——《销售与市场》,让您的销售业绩高速增长!
原创我曾把自己比作一只蜗牛,而《销售与市场》就如同树藤,让我爬上了属于自己的「葡萄树」。
感谢《销售与市场》风雨无阻地陪我度过 15 个年头。
我是 2003 级市场营销的学生。还记得大二那年,老师给我推荐了一本专业杂志,就是《销售与市场》。
在自习室里,我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认真地写在笔记本上。慢慢地,我读懂了部分专业案例。《销售与市场》文章里前沿的营销知识和优秀的案例分析,总是能让我眼前一亮。
也不记得什么时候,我爱上了市场营销。我是一个爱好写作的学生,对文字天生敏感。我像品文学一样地读案例、记案例、背案例。为了更好地吸收营销知识,充分理解案例,准确研究市场数据,我创办了市场营销专业刊,向全校师生展现「80 后」营销专业学生的张扬个性。
我做了两年的主编,编辑了近百个行业案例,撰写期刊话题。在重新编辑和撰写话题时,我努力地学习《销售与市场》的案例采编方式,这让我不仅提高了商业应用文写作能力,还为自己的事业打下了专业技能基础。
《销售与市场》一直赋予我专业和勇气。初入业务岗,我面对着复杂终端,更多时候,即使抽丝剥茧,也无法找到销量下滑的原因。每周五的销售例会,漫长难熬。每每听着总监主持的例会,从心底的崇拜却因等级问题只能选择仰望。
我一直在等,等一个能够实现对望的机会。基层业务员渴望被关注,管辖的市场被重视,但想在近 30 人的基层队伍里脱颖而出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广州是个多雨的城市,夏日的暴雨让终端销量持续下滑。
每次销售例会,总监都会问各区域的业绩,他给每人仅 5 分钟的汇报时间,一般由业务主管汇报。有一次,业务主管请假,总监破例地问了我所在的团队。为了把握机会,我一直在思考着用哪个专业观点来回答问题。我想起《销售与市场》的渠道版曾经讲过关于终端销量持续下滑的原因。我胸有成竹地引用文章中的部分观点加终端实际情况分析着,当我总结到暴雨不能成为销量下滑的原因时,全场寂然。那一刻,我能感受到总监的平视。
会后,总监叫我去办公室,他和我说了一句话:「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是 8 点半,我一般 7 点半就到公司了。」那一刻,我非常兴奋。
从此,我也选择 7 点半到公司,不断地向总监请教,从渠道运营到终端动销,从商务谈判到会议营销,从市场策划到跨界合作,总监耐心地逐一教授,我乐在其中,认真学习。从此之后,我的成绩总在刷新纪录:
业绩:覆盖率占 100%、店面份额占 15%、市场份额占 12%;市场:第一个把手机海报贴进餐饮店和美容院;第一个实现跨界合作:手机与啤酒;第一个把终端门店做成新品上市的秀场……
最终,我把区域市场变成了样板市场。
作为一名南漂女生,每一次,我想哭时,都会想起《销售与市场》路长全老师的名言:不管手上的牌有多烂,一定会有解决方案。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4 年,我尝试创业,在电脑城租了一个柜台做手机生意。电脑城是批发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同行间的竞争充斥着阴谋,我被陷害了,面对着一张 5 万元的恶意窜货罚单,我感到天快塌了。
窜货是工厂不能触犯的底线,为了维护渠道的区域利益,严罚窜货商是工厂对市场秩序的态度。发生窜货,工厂只罚省级代理商,再由代理商层层追责到窜货商。
那时,区级代理商找到了我,告知我罚单下来了。可是我并没有主动恶意窜货,我不想认罚。于是我开始在《销售与市场》的往期杂志中找案例想办法解决罚单事件。
终于在管理版中找到一篇文章叫《良性窜货打市场》,虽然文中提到的是啤酒行业的良性窜货方法,但对我的这个事件来说,有一个观点能为我洗白,即「用滚雷的办法引出大经销商,找到真正对经销该产品有兴趣的主力经销机构」。
我主动找到省级代理商的老板,告诉他:关于这张罚单,我认罚,但请他给我一个解释机会。
座谈会上,我阐述了一个观点:渠道成员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我们的共同目的是完成品牌建设,把品牌蛋糕做大。要做大蛋糕,只能用「滚雷」的办法才能吸引到真正有实力的终端。
为了支撑观点,我特意撰写了一份区域渠道运营计划书,计划书分成两个部分:
1.详细地分析了目前电脑城的批发/零售现状、消费动机、消费特点等。
2.终端动销策划案,重新包装产品,打造区域产品特色,用产品结构来实现动销目的。最后,重点强调:本人不需要通过恶意窜货来实现获利,对于自己所在的区域市场,我比任何人都懂,我才是那个真正对产品有兴趣的主力终端。
功夫不负有心人,工厂经过深入调查,确认了我被陷害的事实,而这份计划书也得到了青睐,省级代理商的老板成了我的伯乐。
我曾把自己比作一只蜗牛,从不羡慕黄鹂鸟的一飞冲天,只希望自己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而《销售与市场》就如同树藤,我沿着它,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葡萄树」。而立之年,我已实现财务自由。感谢《销售与市场》多年来的陪伴,在此由衷地说一声:你是我成长的功臣。
祝愿《销售与市场》越办越好!
作者 张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刘宇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7594
阅读推荐
更多...- 移动互联网的微营销模式 2023-07-16
- 「互联网+」移动营销带来双屏互动体验的美汁源 2022-07-27
- 互联网活动营销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做跨屏活动营销? 2022-07-25
- 战略导向型销售人员薪酬激励的探究 2023-05-20
- 利用订阅号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经典案例分析:央视新闻 2023-07-08
- 登门拜访,更考验你的情商,提高销售技巧 2023-04-01
- 售后服务——一心为客户着想,提升销售业绩 2023-03-13
- LBS+大数据=精准营销 2023-07-14
- 销售绝招: 哪些提问能判断对方是否有决策权? 2023-05-19
- 创业中的人生心得 2024-02-12
- 移动视频投放平台——微视 2023-07-16
- 深入浅出,微信内容大派送 2023-07-13
- 做销售带团队,做好这 4 种角色,才更容易带团队干出业绩 2023-05-22
- 转变性问题「销售技巧」 2023-03-02
- 用结果验证客户的需求,轻松实现您的销售目标 2023-04-14
- 如何在短视频平台中推广产品? 2022-07-01
- 会议交流:成为会场焦点的声音技巧 2023-05-22
- 话题引导:做好控场三要素,用话术带着客户走 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