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是座金山,微信体量大,7.61亿用户,中国第二
原创近两年来,微信已经发展成为我们社交圈中的超级应用。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微信常常成为大家首选的身份标识。在社交场合,我们很少能够看见互换名片的场景,因为这已经被扫描微信二维码所取代。在移动互联网上进行交互时,微信也是我们首选的应用。相关调查显示,截至 2016 年 5 月 25 日,我国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超过 40 分钟。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微信的依赖是全方位的,微信是社交时代当之无愧的超级网络霸主。
微信发展历程2011 年,腾讯推出一款手机即时通信服务软件——微信。基于移动互联网,微信实现了发送语音短信、图片和文字以及多人群聊的功能。「能发照片的免费短信」是第一版微信的核心思路,代表了微信最初始的产品诉求。由于微信口号与其竞争对手趋于同质化,并未给用户惊喜的感觉,因此,第一版的微信没有吸引市场的注意力,但是却得到了少数尝试性用户的宝贵建议和反馈。
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微信研发团队根据用户提出的建议反馈不断优化程序,专注于提升收发信息速度、节省流量等产品细节内容上,并根据用户反馈的主要需求打造了新功能。
微信第二个版本借助手机 QQ 团队开发的语音聊天技术推出了语音对讲功能。直到 2016 年,这个基础功能依然被广泛应用。第二个版本的微信获得了大量的新增用户。
微信的第三个版本微信 2.5 是国内同类软件中首次推出「查看附近的人」功能的应用。另外,微信增加了 QQ 邮箱的「漂流瓶」功能。微信 2.5 版本突破了熟人沟通的边界,进入了陌生人交友的应用区间。
微信 3.0 版本创新采用了「摇一摇」功能,利用一致动作的匹配性找到同时晃动手机的人,打造了新的随机社交关系。微信 3.5 版本添加了二维码功能,这具有战略性的意义。用户可以通过发布或扫描二维码名片不断拓展朋友圈。业内人士认为,「摇一摇」和二维码功能是微信实现绝杀竞争对手的微创新。
微信从 3.5 版本开始,在中文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英文、法文、德文等 12 种外文的国际版,目前已经扩充到 19 种。微信还根据各地市场的用户偏好对用户体验做了微调,赢得了海外用户的喜爱。如今,微信与美国的 WhatsApp、韩国的 Kakao talk、日本的 Line 并列为全球四大手机即时通信工具。
从微信 4.0 版本开始,用户有了「朋友圈」的概念。微信「朋友圈」是基于 QQ 关系链做社交网络服务的尝试,并通过各种细节改善提升了用户体验。
根据腾讯 2016 年 5 月发布的 2016 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年 3 月底,微信和 WeChat(海外版微信)的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到 7.61 亿,同期增长 39%;与此同时,QQ 月活跃用户为 8.77 亿,同比增长幅度依然保持在微弱的 5%。如果微信能够保持这一增长态势,必然会在 2016 年年底彻底超越 QQ,成为腾讯第一即时通信软件。
微信对 QQ 的继承与超越微信最初与手机 QQ 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导入的关系链全部是手机 QQ 关系,所以被很多人当作是 QQ 的衍生品。手机 QQ 最初诞生的时候直接继承了 QQ 数亿的用户群体。在过去几年间,手机 QQ 由腾讯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掌管,曾因为团队多次的错误战略经历了坎坷的道路,而微信诞生在人才富集、高度放权的广州研发中心团队,凭借出色的产品设计与团队运营形成后来者居上的架势。
微信通过融合人们真实的手机通信关系链和长期积累的互联网关系链,形成了更加丰富、实名化的关系链,从而与 QQ 区别开来。QQ 的最大问题是组织架构问题(QQ、QQ 空间、手机 QQ 在三个不同的事业部,将几个产品无缝连接在一起很困难)。
在微信快速成长的几年里,都是凭借创新性的功能来吸引新用户,实现用户数增长的,包括上文提到的语音功能、摇一摇、LBS 定位、开放以及公共平台等。与此同时,微信的成长速度在不断加快,微信自诞生到突破 1 亿的用户量用了 14 个月,突破 2 亿只用了 6 个月,而突破 3 亿仅用了 4 个月。
超过千万量级的微信公众号使得微信成为社会资讯传播的主要平台,与此同时,微信公众号产生的大量原创内容为朋友圈和微信群带来了话题。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成为人们阅读资讯、新闻的主要来源。随着微信用户习惯于在微信内部获取资讯,微信平台独大的趋势在 2016 年将更加明显。
2015 年 11 月 30 日,微信团队和香港科技大学宣布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数据挖掘、机器人对话、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微信智能研究的重点是突破微信大数据下的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使得微信的连接在「互联网 +」的大环境下可以更深入。综上所述,未来的微信将会越来越强势,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无法撼动的社交霸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8070
阅读推荐
更多...- 公众号运营的6大关键词,数据 2023-05-30
- 「公众号运营秘诀」线下培训要点梳理 2023-05-28
- 如何让公众号变成流水线模式,如何招募写手去创作 2023-05-29
- 微信粉丝引流营销技巧,粉丝的管理与维护 2023-05-29
- 「公众号运营秘籍」线下推广活动 2023-05-28
- 「公众号运营」种子用户及吸粉方法,如何让执行更有效率 2023-05-29
- 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与管理,微信公众平台开放接口解析 2023-05-29
- 「公众号运营诀窍」这个题目有没有三大认知亮点 2023-05-28
- 「公众号运营」初始用户期吸粉方法,设计KPI,让目标量化 2023-05-29
- 「公众号运营秘诀」直播、短视频推广模式 2023-05-28
- 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线上活动案例:IT茶馆答题活动引互动 2023-05-31
- 「公众号运营秘笈」修饰词:突出优势 2023-05-28
- 「公众号运营诀窍」学院风格:理论功底深厚,偏教材 2023-05-28
- 公众号如何通过软文植入盈利,抓住近期热门事件 2023-05-29
- 公众账号发什么内容才好 2023-05-29
- 学习公众号运营,平台数据分析 2023-05-31
- 「公众号运营秘籍」关注热点:寻找流量爆点 2023-05-28
- 微信营销效果的量化与评估,微信营销效果的评估标准与计算方法 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