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团队习惯」,后有「团队文化」
原创有的创业团队动辄说做「团队文化建设」,我认为在创业期的企业,搞「文化建设」,不如先做好「习惯建设」。如果说先打工后创业和从学校直接创业相比,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就是在一个很好的企业平台上可以学到职业化的工作习惯。一个好的团队习惯,可以让团队中的人逐步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不断地进行自我提升。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虽然很聪明也很优秀,甚至也有不错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但适合企业(产业化)要求的毕业生并不多,必须要「再加工」。
这个工作习惯,不仅仅指个人习惯,还有整个创业团队的工作习惯,团队一致的工作习惯和「企业文化」是相互促进的。只有核心团队的工作习惯、沟通习惯保持高度一致性,才能够快速组建和复制团队,将沟通成本降到最低。有些时候团队核心成员的习惯都不一致,那就像一个车的四个轮子没有调准一样,一走就散架。没有「团队习惯」,哪来的「团队文化」?
很多企业把「诚信」作为企业文化,而我评估企业是否真的「诚信」的标准之一就是企业内部是否有「邮件沟通」的习惯。无论是企业总裁还是基层员工,无论是上下级沟通还是平级沟通,所有的工作汇报和决策均有白纸黑字或者邮件进行沟通,而非「一言九鼎」或者「QQ 聊天」。这样一来,看似降低了点对点沟通效率(本来一句话能搞定的事情非要发邮件),实则大大提升了团队的沟通效率。每个人都不敢胡乱决策,因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发的邮件负责,一旦发生决策失误或者执行失误,责任很容易追溯。
那么,有哪些团队习惯是可以建立的呢?我认为至少有三点:
1.项目记录的习惯(建立企业资料库)
2.梳理制度的习惯(人人参与团队管理)
3.团队分享的习惯(团队的开放性)
项目记录的习惯(建立企业资料库)无论是研发项目、市场项目,还是服务项目,从项目认证阶段就建立资料库。每个项目到最后,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一律可以查询,可以反思,可以复制,可以避免再次失败。这些资料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提炼成企业内部的培训教材,甚至可以请当时的项目参与者来对其他人「复盘」。这种培训比从外面请老师来培训的效果要好得多。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每次项目运作之后,都会写项目总结。他至今都还保存着工作以来十几年间所有项目的记录和总结。包括遇到的各种情况,是怎么处理的,后果如何等。看他的项目总结就像看一个个的商业案例,各种突发事件、各种绝处逢生,也有很多「深深的遗憾」,实战性很强。
好的企业会提供不错的项目分析和总结的模板,这样的模板会让人的成长突飞猛进,会让一个应届毕业生在短期内获得 2~3 年工作经验的「功力」。下表是一张简易的《客户拜访情况汇报表》,从新员工开始,在拜访客户的前后都要填写这张表格,用此来推动项目进程。


企业制度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每个人都是建立制度和优化制度的参与者。良好的制度建设会让人工作起来越来越轻松,而非越来越繁重。
我曾经负责过企业新产品发布会,包括产品的布展、调试、展台的搭建、客户邀请、客户现场接待、专家的演讲、会场的互动等,非常繁杂。我们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在全国开了 10 场,行程数万公里。第一场发布会我们布展花了十几个小时,一个通宵。后面我们逐步完善展会的制度流程,到了最后几场我们布展只用了不到 6 个小时(包括十几台电力设备的现场调测)。我们整个团队都感受到了制度优化所带来的「威力」。
下表就是我们经过几次展会之后总结出来的《展会准备表》,每一项都落实到人,展会前一天的 17:00 之前签字确认。





哪怕是一个从来没有办过展会的人,也可以利用这张表来做好一次展会资源的准备。
很多老板拿着从网上下载的厚厚的流程、企业管理制度对我抱怨,说「流程制度都有了,他们就是不执行」。殊不知流程和制度的建立必须要从企业自身出发,最好是由企业各个阶层的员工根据自己工作的需要逐渐摸索和优化,而不能一味地压制和强求。曾经在企业中做过管理的人,会了解推行各种制度和流程的窍门所在,这些窍门会帮助他创业时少走弯路。
团队分享的习惯(团队的开放性)我最怀念在华为的一点就是,每个人从进公司开始就配备「导师」,而且经常有同事(往往是高手)在项目完成以后专门来给大家分享他做项目的心得:有时会开个小会,有时是写篇文章,分享完了还要请大家吃饭,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都一下子让员工充满饱腹感。
我们部门的考核体系把项目的分享看得很重要:一个人如果只是自己做得好,从不分享经验,那他的考核结果绝对不会是优秀的,更不可能得到升职机会。在这样的平台上成长起来的人,心态都很开放,而且成长很快。此外,如果你不能培养出自己岗位的「接班人」,那么你很难得到升职的机会。
虽然华为很重视信息安全,技术机密和市场机密是不能公开的,但是很多做事的方法是共享的。比如学习某个技术需要看哪几本书?如何高效地进行投标?怎样做竞争对手的价格分析等,不仅有人讲解,也有文档和视频可以随时观看。如果有人新写了一个交流的 PPT,只要吆喝一声就能找到几个同事一起进行修正和点评;某个代表处因为在项目中遇到了新对手,他们会及时把这个对手和产品的资料提交到总部,并且能够马上调动研发、售前、售后、商务部门等全公司的力量来进行分析和制定竞争策略。该策略会形成文档,放入公司的资源池,供有需要的同事学习。很多企业想学华为的「管理」,抛开那些高大上的概念和战略不谈,如果你能让公司的员工自动自发地进行工作经验和心得的分享,这已经能让企业的执行力提升一大截了。
越分享越富有,越开放越强大。俗话说「没有一桶水,拿不出一杯水」,而我的体会是:当你分享了一杯水,就会得到一桶水。当把所学所悟分享出去之后,所得到的东西远远超过所分享的东西。这是一个很开放的社会,「独门绝技」很难生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果你是一个团队的领导,你所想的一定是让伙伴们用最快、最好的方式来完成任务,这样你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始思考更宏观的问题。把产品技术教出去了,才有时间做管理,把管理教出去了,才有精力做宏观判断。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死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人,恐怕一辈子碌碌无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801
阅读推荐
更多...- 立刻行动,客户不会等你很久,轻松增加您的销售利润 2023-04-01
- 找准潜在客户里的“领军人物” 2023-07-13
- 第三步:做出合理改变,打造品牌形象,获得更多的忠实客户 2023-04-01
- 阿里巴巴、百度引流具体应该怎样做? 2023-08-26
- 人情味,让你的消息脱颖而出 2023-07-13
- 微观宏观分析创业基地的功能 2023-08-23
- 免费午餐定律:让对方产生「负债感」——销售技巧 2023-03-04
- 小结:关键步骤推动一体化,建立客户信任,实现长期合作 2023-04-01
- 百度知道营销提问和回答技巧是什么? 2022-07-26
- 高校创业孵化基地高校平台资源 2023-08-23
- 优秀销售定能破译顾客的肢体语言 2023-03-04
- 为什么销售是「利害 」关系的延伸?--实现业绩的突破 2023-05-19
- 小红书上热门到底有多难 2022-06-28
- 针对老客户的策略,通过实践和经验提升销售业绩 2023-04-14
- 微商引流的策略与渠道,线上引流的优势 2023-07-13
- 顾客说「我等到什么时候再买吧」,如何说才能让他现在就买呢? 2023-05-22
- 微信订阅号及服务号运营策略与方法,如何写出一份优秀的微信营销与运营方案 2023-07-03
- 如何利用好第三方的微信服务平台,基于微信第三方平台的WebApp潮流来袭 202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