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移动互联网+O创业:创业者如何在巨头夹缝中生存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7-13 10:36:08 热度: 251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5431 字 阅读需要 19 分钟
2014年是O2O元年,在这一年各个产业开始走向了与O2O领域融合的道路,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也渗透进了O2O领域。

2014 年是 O2O 元年,在这一年各个产业开始走向了与 O2O 领域融合的道路,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也渗透进了 O2O 领域。2015 年人们将迈进一个“移动互联网 +O2O”的时代,盛极一时的农村电商将在这场浪潮中失去风采,但是在这股浪潮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大事件。

★ 事件一:

2015 年 3 月 16 日,京东“拍到家”App 在苹果应用商店正式上线,在上线一个月之后,这款 App 更名为京东到家,成为京东在 O2O 领域进行布局的一个重要武器。这款产品可以接入各种与 O2O 相关的上门服务项目,京东到家与各种商超和便利店开展广泛合作,致力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急切的需求,并以此为入口进入更大的服务领域,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种类。

★ 事件二:

2015 年 4 月,58 同城和赶集网宣布合并,58 同城创始人兼 CEO 姚劲波和赶集网 CEO 杨浩涌将担任合并后新公司的联合 CEO。58 到家是 58 同城投资打造的互联网生活服务品牌,同时也是 58 同城向 O2O 方向转化的重要表现,58 到家旨在为人们提供便捷、专业和贴心周到的到家服务,打造 O2O 闭环模式。

58 同城和赶集网两大分类信息网站的合并,将意味着合并成立的新公司会成为人们获取本地服务信息的唯一入口,除了开展自营 O2O 服务之外,58 到家同样也支持各种 O2O 服务类型接入到平台上,从而使服务种类更加多元化。

两大事件的发生虽然表面上没有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多少变化,但事实上这两大事件为未来十年的互联网生态战争吹响了号角。再联想此前滴滴打车与微信支付所发挥的联动效应以及将 O2O 接入支付宝平台,很显然阿里已经率先认识到了这场即将到来且无法回避的战争,并开始为将来的大战做起了积极的准备。

为了回应腾讯在 O2O 领域的布局和进攻,阿里推出了手机淘宝开店的项目,同时还与支付宝展开积极的互动。这表明 O2O 领域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竞相争夺的一个领域,在这场激烈的争夺战之后,互联网生态领域将会迎来下一个的领导者。

或许在这场激烈的争夺战中,有些巨头企业最后会无力应对而成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而有些企业将冲破重重阻挠,获得最后的胜利。许多业内人士分析,在这场战争中重型服务公司最终的胜算比较大,而微信因为连接一切的优势已经在开战之前就抢占了先机。

虽然腾讯和阿里在互联网领域处于霸主地位,但是并不一定会成为最后的赢家,拥有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的京东、58 同城和赶集合并之后成立的新公司以及国内第一大团购网站美团都有可能在这场战争中一往无前,成为最后的胜者。

而人们所认识的 O2O 也不再是传统的模样,互联网创业者将处在一个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中。

↘  Onlyone:O2O 初期的零和博弈

传统意义上的 O2O 就是简单的线上线下模式,典型的代表就是团购,通过线上引流刺激消费者产生消费欲望,然后到线下完成消费,这就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 O2O 模式。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在 O2O 领域的渗透,在已经发生了变化的互联网生态中,O2O 就应该理解成 “Only one to only you” 。

Only one 代表垂直行业的唯一性,这场争夺战中充满了零和博弈,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大有一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霸道,也正是因为这样,之前在打车市场打得火热的滴滴和快的最终走向了合并的道路。

在 PC 时代,盛行的是流量思维,获得大量的用户,并培养他们形成习惯,就能在竞争中抢占更多的优势。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智能端逐渐成为人们在上网时的首选,原本盛行的流量模式也被颠覆,在新时代,谁能够持续地为用户提供服务,谁就有可能成为这场争夺战中的最后赢家,这种优势会传到提供相应服务的 App 上。美团为了获得先机优势,不断改善其在移动端的策略,同时为客户提供持续不断的服务,并在服务中逐渐完善和追求极致。

O2O 的发展也改变了原本的平台运营成本的构成比例,在 PC 时代,平台的运营成本中前期投入占到了 70%,剩下的 30%主要用于平台的后续维护;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90%的运营成本都用在了前期的发展中,平台后续维护服务成本只占到了 10%。

在平台前期的运作中,主要的任务就是为用户提供服务,培养用户形成消费习惯,增强对平台的黏性,任何一个平台或企业都无法对资源形成垄断,不管是谁快速地开展业务,对拥有服务资源的商家来说都没有影响,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也非常简单,就是以订单作为前提。

滴滴和快的,在早期每一个司机都可以轻松地收到好几个订单,为了能够在打车市场上形成垄断,滴滴和快的还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补贴运动;但是最终也没有决出胜负,并且它们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不能为用户提供足够的服务车辆,那么它们最终都会从手机上消失,一旦它们都消失,那么就有可能让其他的竞争对手坐收渔翁之利,成为打车市场的 Only one。

在这场争当 Only one 的战争中,玩家的数量将会逐渐减少。在零和博弈中,资本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与玩家的走势和战争形势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滴滴和快的,双方正是因为不相上下的资本才导致出现争执不下的局面,如果一旦哪一方在融资中落后,想必打车市场中胜负早已见分晓。

在前途未卜的市场上,任何决定都充满了博弈的色彩,在获取重资源方面也一样,如果只是做好连接工作也可能会出现一种比较尴尬的结局,滴滴和快的双方一直处于胶着局面,但是二者又无法完全统治整个市场,而创业者要作为用户提供服务的重互联网,也将很难预测未来的市场回报。

因此,综上所述,Only one 之争并不是要在某个领域形成垄断之势,在大规模的补贴运动之后,用户端的每个服务将会只剩下一个 App。对用户来说,能够提供全方面的体验场景才是他们心目中的 Only one。

↘  Onlyyou:不知道用户在哪儿

如果要对 O2O 进行描述的话,可以用 3 个词来进行总结:能垄断、难垄断、无法垄断。总之这就是一个充满着纠结和矛盾的领域,如图 4-6 所示。

图 4-6 020 的矛盾

(1)能垄断

在某些行业和领域,O2O 也能够形成垄断之势,但是前提是在领域中只有少数几个玩家,并通过做重服务提高行业的门槛。例如,互联网医疗领域就是一个门槛比较高的领域,阿里健康和 58 到家都是这一领域的代表,因为行业门槛比较高,所以对创业者来说挑战性比较大。在互联网医疗市场上能算得上是佼佼者的就是阿里健康了,其他的玩家虽然也有实力,一直在这一领域挣扎,但是很有可能沦为炮灰。

(2)难垄断

市场上被炒得火热并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领域,自然能获得众多企业和资本家的青睐,因此在 O2O 风靡之时,众多的企业和创业团队都纷纷涌入这一领域。资本对 O2O 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 2015 年年初的发展状况来看,融资状况相对于去年要差一些,企业将很难获得大量的启动资金,而在没有充足资金的状况下做 O2O 对创业者来说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3)无法垄断

在这场 O2O 领域的争夺战中,由于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互联网企业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需要发挥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竞技较量中选择了轻量级的连接模式,这样一来,虽然在竞技中同时有很多玩家,但是对重资源却没法进行垄断。当有的玩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地位的时候,其他的玩家只要也参与其中,那么这一地位和先天优势就会失去,例如,在打车市场,虽然滴滴和快的争夺战在无法调和之时双方走向了联合,但是联合之后的新公司也并没有在可预见的时间里成为行业的 Only one,因为在打车市场上仍然有 Uber、易到用车等在虎视眈眈,而且随着拼车的盛行,又吸引了众玩家的广泛参与,打车市场最终鹿死谁手,成为 Only one 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同时 Only you 的“you”端口也是一个充满未知的领域,很多企业和创业者根本不知道用户在哪儿。未来这个端口的市场规模有可能会达到 5 万亿以上,这个可观的数据让众多的企业和创业者对 O2O 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但是与此同时也充满了更多的焦虑,因为目前还没有谁能够摸清整个市场规模的构成。家政和打车市场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他们是在传统领域中逐渐被验证和探索出来的,而且 O2O 领域与传统领域具有比较相似的使用习惯和场景,能够轻而易举地俘获用户的心。

家政和打车市场在传统发展模式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市场基础,并且拥有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在这两个领域用户的需求也比较明确。因此对创业者来说,接下来只要确定明确的盈利模型,找到业务需求比较高的市场,并进行设点,投入 90%的成本,逐步培养专业的管理和服务人才、吸引用户和拓展业务,就能获得一定的市场回报。

但是很多 O2O 上门服务在“you”端口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例如上门美甲服务,针对的客户群体只是部分爱美的女性,但是这一部分客户群到底有多少、客户的密集程度、上门服务能否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以及服务单价能否对客户有吸引力等,都是一些未知的东西。如果仔细观察身边的女性朋友和客户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客户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即使是在同一个城市,受众群体也是呈现比较分散的状态。而在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的三四线城市,消费者不仅没有形成对这一服务的消费习惯,而且有限的美甲师数量也是限制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 创业者把握机会,懂得在夹缝中求生存

这场 O2O 领域的争夺战最终将会产生下一代互联网生态的主宰者,但是能获得最后胜利的不只有一家,同时在这场战争中落败的企业也不会在市场上直接消失,或许会通过各种并购活动变得更加强大。

创业者获得的 VC 投资可能会由巨头投资来主导,从而在发展过程中失去更多的自主权,因此作为创业者,要想在这场争夺战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在做决定之前考虑周全,以免一步错,步步错。

以下几点或许可以帮助创业者在这场生态争夺战中抢占更多的先机。

(1)创业者在选择接入平台服务的时候应该慎重

要考虑平台在自身行业中所占有的地位。如果平台在这个行业中是佼佼者,并且处在一个重要的城市,那么创业者应该慎重选择。虽然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流量获取的方式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但是对 O2O 领域的企业而言,销售数据因为牵涉到盈利模式的设计所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要选择想要进军的领域,要先考察一下市场

如果在市场上有同行业的竞争者,那么就可以大胆地进入;如果没有,就意味着市场前景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那么创业者就可以选择放弃了。

(3)成为实力较弱的创业者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创业者只是某一个领域的后来者,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玩家,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行业格局,那么能被巨头企业收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对实力较弱的创业者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创业者在刚进入市场的时候实力还处在下风,如果凭借自身的力量想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话很有难,因此可以选择通过合作的形式来扩大企业的规模,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增强企业的实力,扩大产业规模。

(4)讲求覆盖率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使电商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创业者在 O2O 领域应该更加注重覆盖率的问题,要扩大业务的覆盖范围,但是这并不是以牺牲利润作为前提的,因此没必要像滴滴和快的那样通过大规模补贴的方式来抢占市场份额。

(5)有效降低地推成本

降低地推成本也是决战 O2O 的关键性因素。为了能有效降低地推成本,有的社区 O2O 创业者在运作的过程中选择做社区广告,主要工作就是做帮助其他项目做有关社区项目的推广工作,并从中收取一定的广告费。

未来随着 O2O 领域的愈加火爆,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但是不可能每一个 O2O 企业都要建立一个地推团队,因此这对于一些专门做社区广告的企业来说就是一种刚性需求。之所以讲这样一个例子并不是鼓励创业者都去做地面推广工作,只要能通过比较灵活的方式降低地推成本,那么就可以将成本集中其他领域的发展上,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成长。

(6)防备巨头企业

如果企业本身在行业中就是处在前列,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防备实力相当的竞争对手长大,并阻止其成为行业的主宰者呢?聪明的做法就是采取防御战略,防止巨头将自己反噬。应该做到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要将自己的服务完全做成一个 SKU,同时还需要在结构化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盈利模型。企业在进行平台接入的时候要做好与竞争对手建立统一标准的准备,通过与他们的合作,在整个行业形成统一的标准,从而在 O2O 领域创造更多的辉煌。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既为创业者带来了众多的商机,同时也让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遭遇重重的挑战,O2O 领域发展的互联网生态战也使得创业者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但是只要创业者学会审时度势,灵活应对一路上的各种障碍,就能在创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