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思维,用户思维
原创未来谁能从用户思维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谁就能抓到用户。从这个角度看,商机一下子就变大了。反之,很多人并不是从用户思维的角度来推导自己的创业模式,在做商业计划和做整个项目的时候,在家里臆想出来一个虚拟的用户需求,然后再来讲一个故事,告诉投资人说我能够去满足这些用户的需求,我用的是什么样的办法。那么这就不是一个真实的市场机会,而是在家里臆想出来的虚假的市场机会,这种情况其实就是没有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的表现。
用户思维的含义
那么,用户思维是什么呢?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考虑你产品服务的对象,考虑你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说起来挺简单,可能有很多人已经听过无数遍“用户思维”这个名词了,但是我相信很少有人能够做到。
创客总部孵化的项目“题管家”的创始人孙佳骏曾以身说法:“开发一个工具,让老师跟学生进行教学交互,把学生做的一些练习和数据搜集上来,然后通过智能分析给出反馈的学习报告,从而指导老师进行下一次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很美好?”然而,结果却证明这个流程非常长,用户流失比较严重,或者说留存率比较低。
孙佳骏的总结是:太执着于过早获得用户增长,选择了一个要用很长周期才能出结果的方向。于是即便刚刚完成又一轮融资,孙佳骏还是顺势迅速做出了调整,用两周的时间重新选择了一个方向。
一个真实的商业行为、一个市场机会是怎么出现的呢?其实是靠完全的、真实的市场反馈给你的,而不是你在家里想象出来的,不是随随便便地感觉市场机会很大就去做了、就能成功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说你确定了一个商业的市场机会,就要勇敢地坚持去做。能够找一个切入点精准地把市场切开是很重要的,之后条件允许的话,你可以再做一些扩张的工作,但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精准的切入点,所有的工作可能都白做了。
如何实现用户增长
第一,找到种子用户,精准定位用户群体。实现用户增长的前提是找到合适的用户,并在产品开始运营的初期,筛选出第一批种子用户,进而给产品带来内容和数据,他们将会作为产品未来发展的基础。
第二,从细节之处着手改进产品。细节决定成败,创始团队在产品开发初期,就要对相关行业有深入的分析了解,哪怕是行业中的一个小问题都需要仔细研究。
在筛选出种子用户之后,可以以这批用户为核心,建立一个社群,在其中讨论分享对产品的观点、看法,调动种子用户的积极性,让他们为产品出谋划策,提出改进意见,团队从中挑选出对长期运营有意义的建议。有些初创团队以技术见长,团队中很多成员是程序员出身,对技术的钻研程度很深,往往会陷入技术超群却无法让用户使用或者很快上手使用的怪圈。在产品问世之前,可以在种子用户中进行内测,把基本功能落地,建立产品的雏形。如果产品在种子用户中满意度极高,可以考虑上线推广,并在之后不断迭代。
第三,依靠第三方进行引流。平台和内容提供者之间是“互哺”的关系。一方面,平台的引流可以帮助创业公司获得早期用户;另一方面,好的内容提供者可以利用自身优质的内容资源,增加用户与平台的黏性,帮助平台赚取口碑。开心网、56 网等早期社交平台在建立之初吸引一大批游戏提供商成功入驻,其中五分钟公司开发了后来影响远大的开心农场,男女老少纷纷在农场偷菜、种菜,并以此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娱乐活动,所涉及的受众极广。随着开心农场用户群体的逐渐增多,开心网成为了当时风靡一时的社交网站,而后又吸引了一批优质的游戏内容提供商入驻,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第四,做好宣传。初创团队在前期资金比较匮乏,每一笔资金都需要用在刀刃上,精打细算。但是前期的推广宣传,在为产品打开局面、带来用户方面又是必不可少的。如今,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纷纷崛起,在微博、微信、知乎等网络社区中,一个热门话题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开来并引起转发讨论。初创团队在前期宣传方面大多选择内容营销、事件营销、个人品牌营销等形式,把自身品牌加上一个热门事件,借助热门事件的热点带动自身品牌的影响力。有些团队的 CEO 自身标签化比较明显,或者在后期包装之下打上了某种标签特征,借助自身品牌效应,引发社会话题讨论,达到宣传的效果,比如聚美优品 CEO 陈欧、90 后美女 CEO 马佳佳等。此外,初创团队在早期营销的过程中,要注重协同效应。可以联合该领域的其他团队,集合力做一次大型的营销事件,在减少营销成本的同时扩大了传播范围。
第五,线下推广。初创团队在线下推广方面,很容易想到的方式就是地推。在地推中,也有很多学问。如果用发传单作为例子,可以把过程分为如下三步:让用户选择接受传单、阅读传单、做出决策。而其中融合了用户、发传单的人、用户所处的环境、发传单的人的营销方式及用户体验。有调查显示:行走在路上的人选择是否接受传单的思考时间只有 0.3 秒。因此,给地推人员的行动时间少之又少,语言要精准、短小,在路人还没及时反应时,就递上传单,完成整个过程。接下来,传单上的内容如何能在 1 秒之内、即第一眼吸引住路人的目光,激发他们的情感需求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内容少、字大、信息量少、一针见血的内容往往会吸引路人继续看下去并激发他们扫码的冲动。切记不是每个优惠打折都有效,都可以达到转化用户的效果。而当用户决定扫码的时候,尽量少出现下载 APP 的指令,因为用户身处大街,使用流量下载一个几十 MB 的 APP,很少有人会选择下载。可以选择微信公众号或者下载链接等其他方式代替下载 APP 这个烦琐的指令。除了传统的地推方式,Uber 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Uber 早期选择了多雨的旧金山进行试用,由于其难打车和经常下雨等问题使得 Uber 受到了用户的青睐,提高了用户体验。
如何留住用户
第一,产品的极致体验。产品的极致体验体现在诸多方面,甚至是一些小细节中。比如用户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希望马上得到解决,如果没有系统自动回答问题,最好有人工客服随时待命,快速反应,替用户解决疑难;用户希望喜爱的产品可以根据自己提出的产品需求快速迭代,弥补之前产品的缺陷,提高产品的可使用性,保持对产品的新鲜度。当然,最核心也是最基础的体验仍旧体现在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上,也唯有此,才能保持产品持久的活力。
第二,培养用户参与感。在培养用户参与感方面,国内外很多著名公司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为创业者提供了方法论,比如小米、维基百科、YouTube 等。调动用户的情绪,让他们在产品中投入时间、投入情感、投入金钱,随时收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据此不断迭代产品,使用户的“心声”有一个发泄的出口,有及时的回应,当用户觉得自己也是产品的一部分的时候,对产品的依赖性也会增强。
第三,易操作。有些产品经理在发现用户不会使用产品的时候,往往会为用户的智商捏一把汗。但是事实情况是,用户真的不愿意去费力学习这个产品应该怎么用,如果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的过程中,在几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打不开产品或者不能正常操作使用,基本就会放弃,并且以后使用该产品的概率会很小。
第四,核心功能不要有太大变化。此类情况多出现在公司发展的成长期,公司在早期找准了用户需求,培养了一批忠实用户,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既想做这个,又想做那个,没有合理的规划,不能抵御周围的诱惑,在已有用户中进行多元尝试,希望突破已有产品发展的瓶颈。但是在尝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把控不准,突破没有实现,新业务推动很困难,原有优势业务也出现了问题,用户在熟悉了原有的功能模式之后,不能适应新的改变,达不到原来的体验效果,用户停止使用该产品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
第五,搭建互动社区,增加社交属性。把用户吸引到微信群等集中的社区,只是互动的第一步。在运营的过程中,让用户之间有话说,在群里找到伙伴,用户和用户之间亲近起来,即使没有运营,用户之间也可以活跃地交流,在增加社交属性的同时,增进与产品之间的联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905
- 上一篇:靠谱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下)
- 下一篇:不同方向把握不同细节,VR、AR
阅读推荐
更多...- 电商软文的写作技巧,软文正文类型,建议收藏! 2023-02-16
- 开口之前,先想明白你要说什么——销售技巧 2023-03-04
- 优秀微信推荐,航空公司的微信运营之道 2023-07-09
- 让业绩高速增长! 360° 打造属于你的高光时刻 2023-05-19
- 利用微营销实现高效营销:企业新思维的重要性 2024-01-20
- 7 秒钟色彩定律:快速抢占客户心理最佳位置,实现销售业绩的持续增长 2023-05-20
- 开局性问题「销售技巧」 2023-03-02
- 【成功案例1】「超级星播客」打造奥运传播新体验 2023-07-09
- 不了解产品的详细情况只会失去顾客——销售技巧 2023-03-04
- 情绪识别,抓住客户的「敏感点」「销售技巧」 2023-03-02
- 开启盈利模式——微店营销,微信吸粉 2023-07-14
-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管理 2023-07-18
- 找到客户说「不」的真正理由「销售技巧」 2023-03-02
- 远小人,无论他带来多少利益-合适的合伙人在哪里? 2023-07-16
- 地点交友,即时通信 2023-07-14
- 用精彩的表演「俘获」客户的心,获得更多的回头客 2023-04-01
- 图文分析:让阅读量、点赞率更高,新榜平台,发布和阅读数据分析 2023-05-30
- 创业中要避免BP的致命错误 202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