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及层次
原创2010 年 5 月,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适应创业型经济建设和创新型社会建立、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在高等学校中大力加强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产学研协同,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目标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指具备创新创业思维,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能够灵活应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依靠自身的创新创业技能去开创事业或开办企业的人才。
1991 年,东京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把「创业创新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
所以,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的。它不仅是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更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那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创新创业人格的高素质新型复合型人才。主要包括唤醒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括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塑造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格,开发学生创新创业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途径和层次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如图 1-1 所示。

图 1-1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
1.创新创业的意识培养
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活动,组织参观、实习实训和实践模拟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使学生了解创新创业人才的素质要求。掌握创新创业的概念、特征及要素,启发学生自觉掌握开展创新创业相关活动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2.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提高
培养并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力、决策力和洞察力,提升学生的情商、财商、逆商等各项创新创业必要的素质及能力。
3.创新创业的实践和实训
通过实训平台开展模拟企业创办等实践、实训活动,鼓励学生在线上模拟体验创业准备的全部过程,了解各个环节的注意要素,包括团队组建、项目的市场评估、创业融资、风险管理等内容。通过参加指导老师的创新科研实验、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技能大赛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创新的环节及过程、方法与技巧,锻炼科技攻关的能力及素质。
4.创新创业的环境认知
指导学生了解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认知当前行业发展现状及运行环境,学会对环境政策的评判和评估方法。学会把握创业机会,规避创业风险。了解商业模式的设计策略、技巧和开放的全过程。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团队,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选择适合的行业和适合的项目和适合的地点开展创业。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开展。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主体多渠道良性循环的协同育人机制。开展大学与大学、大学与企业或者行业、大学与地方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等多种多样的合作协同,合力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合作共赢。
(2)成立各级各类专门组织机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效率开展。各高校成立创业学院或者创新创业学院,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设计及安排;组织开展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及培训、教学研究;组织实习实训及实践等实操环节。成立双创促进中心、创业协会、创新协会等多种学生社团,大力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双创大赛、技能竞赛、各类学术活动等,以达到宣传创新创业的重要性的目的,并鼓励和推动更多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活动。
(3)建立各类创新实验区、创新实验室、创新中心、研发活动中心等,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学生开放各综合实验室或者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和环境,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项目研究。
(4)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纳入教学主渠道,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设立弹性学制,定制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鼓励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人才。设立奖学金,表彰优秀创新创业学生,鼓励更多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
(5)开展教学改革,提倡课程双创和双创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在进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
(6)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开发设置高水平的创新创业类选修课和必修课,设置创新学分并纳入学历学位中的学分管理。结合智慧校园建设,加强对优质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运用大数据,推出创新创业类的在线课程。利用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比如云课堂、微课、快课、慕课、对分课堂、翻转课堂等提高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升学习效果。
(7)强化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和实践,加强对各种创新创业的平台建设,让学生有机会模拟和体验创新创业,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增加投入,建设各种实训中心、创新研发活动中心、各种专业实验室、创客中心、创业俱乐部、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
(8)开设创业学或者创新管理专业或者方向的学历学位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备最强师资,招收创新创业方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开展国际合作与国际交流,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创新创业方面的学历学位生。
(9)以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鼓励在校大学生和创业的毕业生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大赛,以各种比赛、竞赛为载体,通过吸引同学们参加赛事活动,亲自体验或者观摩比赛来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例如,各类学科竞赛、专业设计类竞赛、专业技能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创新创业大赛。
「挑战杯」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和全国学联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活动。它包括两个项目,即「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这两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次,且轮流交叉进行。「挑战杯」自 1998 年首次举行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 15 届,每届由一所著名高校主办。每届比赛都吸引了各高校很多有志青年的参与,是全国最有影响力、规模最大的创新创业类赛事。其中,「大挑」在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才成长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而「小挑」又被称为商业计划竞赛。竞赛采取学校、省市自治区、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赛段进行。竞赛活动对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创业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创业意愿和潜力的优秀人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实际上,这类全国性的大赛,已经成为检验各高校科研水平和科技创新实力、衡量学生创新思维强弱、体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比拼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平台。大赛可以反过来有力地推动各高校深化科技创新和应用型研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加强教学改革,同时,也能够增强办学实力和提升院校影响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层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校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分层次、分对象逐步开展与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根据教育目标的不同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创新创业意识教育
类似于全民普及化的基础教育,旨在进行商业扫盲,培养崇尚创新、尊重创业的社会文化。
2.创新创业通识教育
类似于大众化高等教育,旨在进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和企业家精神塑造,培养发明家思维模式或企业家思维模式,学习像企业家一样的行为,增强创新创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3.创新创业拔尖人才教育
类似于精英教育,旨在成就有创新创业潜力的学生,使其成为未来事实上的创新者和创业者。有许多高校针对有潜力和有兴趣的学生开设了「创新班」和「创业先锋班」;也有许多高校建立了创业管理、创新创业方向的学士学位点、硕士点和博士点,颁发专业学位,培养创新创业的未来精英。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分层次进行(见图 1-2)。

图 1-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层次
第一层次:面对全体低年级同学开展的普及性创新创业基础教育。比如全体学生要必修「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又比如学生处和团委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宣传和推广创新创业的重要性等。要做到宽口径广覆盖。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创新创业意识,对其进行创新创业精神的塑造。
第二层次:面向有一定的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有兴趣开展创新创业的同学,以兴趣驱动自我主导为原则,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选修课供学生选修,并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实验、实训实习和实践活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持续深入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目的是锻炼这些同学的创新创业思维,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和提升其创新创业必需的相关素质。
第三层次:面向创新管理专业或者创业管理、创业学等专业的学历学位生或者「创业先锋班」「创新班」和一般专业的高年级同学,对已经参加或者拥有创新创业项目的同学提供个性化的精英培养或者项目孵化。目标是进行企业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099
- 上一篇:私域流量如何进行商业变现?运营实战分享
- 下一篇:世界各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阅读推荐
更多...- 电商软文的写作技巧,电商不同营销阶段的软文,建议收藏! 2023-02-16
- 旅行动力「我想做得比想象中更好!」(欲望心理)——销售技巧 2023-03-04
- 微商定位策略,运营方式定位 2023-07-13
- 如何做好传播执行中的危机预案? 2022-07-28
- 如何成就你的卓越领导力 2023-07-16
- 价值投资是区块链投资的根本 2023-09-11
- 创业用熟人的钱还是机构的钱 2023-07-16
- 胆大——敢于体验才能大胆地销售自己的产品--实现业绩的突破 2023-04-14
- 「微商生意示例」枫丹美业:利用微信进行客户管理与服务,月平均流水元 2023-01-25
- 用误听试探成交法破解销售胶着状态 2023-03-04
- 褒贬是买主,叫好是闲人「销售技巧」 2023-03-02
- 「抖商经验」制作热门的视频内容 2023-02-12
- 微信营销:互联网企业的新机遇与挑战 2024-01-20
- 徐鹤宁:首先,百分之百地相信自己推销的产品 2023-03-24
- 互联网开店一点通 2023-10-08
- 假如腾讯没有微信? 2023-07-14
- 不要只给顾客一种选择 2023-07-13
- 订阅号的电商策略 202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