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把握交流时的火候,可别烧到自己——销售技巧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3-04 16:57:34 热度: 190 作者: 刘宁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959 字 阅读需要 4 分钟
一次季度盈利可以是侥幸,连续两次可以是巧合,但是连续三次就是一种趋势。——雅虎CEO塞梅尔

说话不分场合,不懂得说话的时机,这样的销售人员注定不会成功。因此销售人员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说话要讲究火候,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

 

销售人员:「张经理您好。我是扬润管理控制公司的销售人员,我们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用户提供一整套开源节流的推荐计划。」

张经理:「你有什么事吗?」

销售人员:「我们愿意对你们公司目前的库存状况做一个调查,并告诉你们如何运用我们的『排列控制管理』方法,来盘活你们库存资金的 10%。」

张经理:「哦。是这样。」

销售人员:「但是,在您得到这项服务之前,我们要收取 150 元的预付金,不过硬从给你们带来的效益上来说,可不是用几个 150 元可以计算的。」

张经理:「你说的这件事目前我们还不感兴趣,再见。」

 

案例中销售人员在初识的阶段,就提出这类问题:「……我们愿意对你们公司目前的库存状况做一个调查,并告诉你们如何用我们的『排列控制管理』方法,盘活你们库存资金的 10%。」这是不合适的,显得很唐突。

为什么说唐突呢?顾客并不了解你们的状况,你们之前也未向顾客送过一份有关该项服务的说明。对于顾客来说,这项服务在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上都不存在,那么贸然说这种话会有什么后果呢?会有一种把对方当智力贫乏者对待的嫌疑。因为它让人感觉「你是在说我们的经营管理很差」,或者「你们的经营管理比我们更有效、更节省成本,我应该接受你们指点」。

在火候不到的时候说出这类话,很容易给人以「居高临下」式的感觉,让人听完之后有种受辱感。把应放在后面说的话,放到了前面来讲,就会出现这种弊端。也就是说,这句话本来应该放在了解顾客需求后再讲。

如果非要在这里说,就需要说得圆滑点。比如:

 

「有许多顾客,他们都愿意花一些时间和精力,用我们提供的『排列方案』整理他们的库存,然后让滞销的存货顺利地运营起来。钱嘛,正像您知道的,如果不发挥作用就没有价值。」

 

这样说,你觉得是否比上面那种说法好一些?

接着后面的一句话,「但是,在您得到这项服务之前,我们要收取 150 元的预付金,不过我们给您带来的效益,可不是用几个 150 元可以计算的」,就更显唐突了。很多人会认为销售人员只不过是为了赚自己的钱而来。

不掌握火候,在不恰当的时候说不恰当的话,就是致使这次通话最终失败的真正原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刘宁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6219